.jpg)
1)直接測量礦粒的外形尺寸。物料一般都具有不規則的形狀,通常只能用幾個尺寸表示它的大小。在實踐中最好用一個尺寸來表示礦塊的大小,這個尺寸一般稱為礦塊的粒徑。球形物料的粒徑,當然就是球的直徑。立方體物料塊的粒徑,一般用立方體的邊長表示。形狀不規則的礦塊則往往采用其主要尺寸來表示。這些主要尺寸可以從礦塊上直接測量出來。例如,可以測量出礦塊的長度、寬度和厚度三個尺寸,然后以其算術平均值作為礦粒的粒徑。
以上確定形狀不規則物料塊粒徑的方法,僅運用于研究單個粗礦粒的粒度。
2)用顯微鏡測量礦粒的大小取其平均值表示礦粒的直徑。這種方法適用于測量粒度從0.1~40cm的細粒。
3)用篩分分析的方法(篩比不超過1.5)測定礦粒能夠通過的最小篩孔直徑與不能通過的最大篩孔直徑(di-1),然后取平均值表示礦粒的近似粒度。
同一個顆粒因測量方法不同,得到的粒度值會不同,因此,在使用時應注意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。
4)用與礦粒相當的球形物體的直徑表示。根據用途的不同,可以取體積等于礦粒體積的球體直徑表示礦粒的粒度,也可以取表面積等于于礦粒表面積的球體直徑表示礦粒的粒度。在重選過程中,粒度的影晌主要表現在礦粒的體積(或重量)方面,因此,常用前者來表示。